閩侯南嶼600年福壚寺存別致音樂文物
http://hrbznlm.com 2014-04-16 15:42:10 來源:福州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游街隊伍中,,有八名兒童赤腳踩在男子的肩膀上
福州日報訊 昨日,,南嶼鎮(zhèn)上萬人涌上街頭迎“泰山神”,供奉“泰山神”的古寺廟福壚寺?lián)碛?00多年歷史,,其中,,福壚寺古戲臺因美輪美奐的建筑特色及特殊的舞臺效果,,于2011年7月被列入為中國音樂文物,在中國音樂歷史考古中具有重要地位,。
八個穿著古代服裝的孩童踩在青壯年男子的肩膀上,,一排身著艷麗服裝的年輕女子踩著十幾厘米的高蹺,并不停地?fù)]舞著衣服上的繡帶,,吸引來了路兩側(cè)群眾驚羨的“眼球”……
昨天上午9點半,,供奉于南嶼鎮(zhèn)福壚寺內(nèi)多座神祗“上街巡游”,福州閩侯縣南嶼鎮(zhèn)上萬人涌上街頭,,慶祝第三屆“泰山文化節(jié)”的舉行,。道路兩旁被祈福的人群圍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三層,,熱鬧非凡,。
據(jù)了解,福壚寺又稱泰山堂,,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清康熙六年(1667年)擴建,后幾經(jīng)重修,,2013年晉升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據(jù)福壚寺管委會委員陳棟生介紹,福壚寺早先供奉的是媽祖娘娘,,后來有一次發(fā)大水,,位于旗山腳下福田寺內(nèi)的兩座神祗隨大水沖到壚峰山后不再漂移,當(dāng)?shù)匕傩账鞂⑦@兩座神祗一并“請進”寺廟內(nèi),,因兩座神祗來自福田寺,,福壚寺背靠“壚峰山”,分別取其首字,,便有了今天的“福壚寺”,。
現(xiàn)今每逢“泰山文化節(jié)”,福壚寺內(nèi)供奉的“溫康”兩位神祗都要“巡街游走”回故地福田寺,。壚峰山背靠福壚寺,,海拔不過幾十公尺。沿階拾級而上,,不過數(shù)十步距離即可抵達山頂,。
福壚寺殿堂首進建有十分考究的的戲臺。2011年7月,,作為全國藝術(shù)科學(xué)“九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的《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福建卷》出版,,福壚寺古戲臺被列入其中。
戲臺兩側(cè)石柱刻有福建籍民國海軍上將黃鐘英題詞的對聯(lián):“秉性果端莊君毋庸屈膝折腰隨時下拜 存心如詭譎汝當(dāng)凜嚴(yán)刑重典何日收臺”。
(福州日報 記者 張發(fā)炬 陳騰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