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版報道,!閩侯這個村,太美了,!
http://hrbznlm.com 2024-10-11 15:31:46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10月11日,,《福州晚報》第8版專版報道《元格:打造“閩侯孝道第一村”——孝道傳承+古樹奇觀,,共繪鄉(xiāng)村振興美景》。現轉發(fā)全文,,以饗讀者,。
成功修復了承載著深厚孝道文化的“孝女”牌坊,恢復并弘揚“景韶孝道文化”,,依托村內豐富的古樹資源,,打造了一系列生態(tài)與文化相結合的旅游亮點,積極對接高校資源,,探索“非遺+旅游+研學”新模式……閩侯縣竹岐鄉(xiāng)元格村一場以“孝”文化為核心,,融合生態(tài)資源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深刻變革正悄然興起。
元格村
重建孝女坊? 打造孝道平臺
“元格村是名人故鄉(xiāng),,其中最為有名的鄉(xiāng)賢就是清朝光緒年間的進士陳景韶,。”閩侯縣融媒體中心新聞中心主任,、元格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立強說,。
陳景韶一生樂善好施。光緒十八年(1892年),,他進京趕考途經大目溪時,,目睹洪暴發(fā)把村民沖走,于是帶頭捐資,,在大目溪的石北溪上建造一座木質廊橋,,稱“遠濟橋”。此橋現已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陳景韶先后還捐資修建白沙汶溪橋和福州南臺石橋,,為永泰大洪災賑災。
陳景韶夫人王氏的故事更令人感動,。她曾兩次割臂救治病危的父親和婆婆,。婆婆去世后,王氏哀傷生病,,一年后去世,。她的孝順不僅感動了鄉(xiāng)鄰,也驚動了光緒皇帝,。1897年,,光緒皇帝下旨建一座“孝女”牌坊給予表彰。
這座“孝女”牌坊成了世世代代元格人的精神寄托,,更是傳承陳景韶家族“孝道文化”的根脈,,但在20世紀70年代后由于歷史原因,牌坊被拆除“圣旨”牌額等構件均散落民間,,成為元格人心中的痛。
習總書記曾講到“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tǒng)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p>
在王立強的建議下,恢復并弘揚“景韶孝道文化”,,將元格村打造成閩侯孝道第一村作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工作重點贏得了全村人的共識,。
2022年4月,元格村兩委聯(lián)合閩侯縣融媒體中心發(fā)布“征集令”,,通過微信,、抖音等平臺全網尋找失落的“圣旨”牌額等牌坊舊構件。
征集活動得到了群眾的熱情響應,,至當年7月,,牌坊坊額、石柱、石獅子,、孝女坊葫蘆頂底座等重要構件相繼“失而復得”,。
在尋找構件期間,王立強還和村兩委干部,、相關文史專家共同策劃,,從族譜中尋到了孝女坊的圖樣,并多次尋訪曾經見過孝女坊的村民,,從他們的敘述中,,一步步還原出孝女坊的原貌。
2022年底,,正值陳景韶逝世100周年,,元格村成功修復了舊牌坊。元格村還在通往孝女坊路上修復了一條173米長的山路,,那是當年陳景韶進京趕考必經之路,,更是世代村民口耳相傳的“孝心古道”。
明朝古楓與油杉群成奇觀
元格村是一個被古樹環(huán)繞的村子,,目前村內150年樹齡以上的古樹就有60多棵,,這在閩侯全縣都十分少見。
這其中就有一處不容錯過的“楓”景——植于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有430歲“高齡”的古楓樹,。古楓樹位于元格村源心湖畔,,樹高20多米,需抬首仰望或遠觀,,方能一窺全貌,;樹干直徑超過2米。
每逢冬季,,陽光透過楓葉,,變成灑在地面上斑駁的光點,配上滿地金黃的落葉,,鋪成了一張金色的“地毯”,。不少路過的村民都忍不住停下腳步,拍照打卡,。
元格村兩委還在古楓樹旁打造孝廉文化長廊,,修建環(huán)繞源心湖的環(huán)湖步道,讓這片獨特的景觀帶成為村民勞作之余休憩,,以及游客拍照打卡的新去處,。
除了古楓,村內還分布著3處油杉群林,,其中最奇特的是水庫溢洪口下方大石旁的“吞石油杉王”,?!巴淌蜕纪酢毙貒_6米,冠幅南北25米,,東西23米,,樹高20米。其頭部原有一塊小飯桌大小的石頭,,被“樹王”逐年吞食到樹腹中,。
年近七旬的陳老伯說,他年幼時還能見到“石頭露出約3尺見方”,,現今已全部被樹包裹,,只剩下一小洞而已。
現如今,,如元格村油杉群這樣集中,、年代久遠、樹體高大,、生長良好的油杉群,,已甚為罕見。
立足“孝”文化? 做活鄉(xiāng)村振興文章
立足“孝”文化和名木古樹資源等生態(tài)優(yōu)勢,,元格村也積極做活鄉(xiāng)村振興文章,。2023年,“‘我們的節(jié)日?拗九節(jié)’”福州市主場活動閩侯專場活動就在元格村舉辦,,活動期間評出元格村首屆最美孝女和最美孝媳,,并為她們頒發(fā)村委會認證的證書和獎金。
村里還策劃了一場極具特色的“走孝道,、過孝門、行孝事,、盡孝心”活動,。“最美孝女”和“最美孝媳”帶著村里的孩子們走過孝道(孝心古道),,穿過孝門(孝女牌坊),。在牌坊下,孩子們聆聽著先輩孝道故事,,在心中撒下“孝”和“善”的種子,。
活動以全媒體現場直播形式舉行,現場觀眾超過1500人,,而觀看直播網友超51萬人次,。
通過發(fā)揮高校院所落地閩侯資源優(yōu)勢,元格村還積極對接高校院所專家學者,,組織一批專家進村傳經送寶,。
目前江夏學院、閩江學院、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累計五批次將近60人次,,已深入元格村實地調研走訪,,提供意見建議累計20余條。該村還與福建江夏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大學等院校簽訂合作共建協(xié)議。
王立強告訴記者,,元格村油茶種植和采摘歷史悠久最遠可以上溯到清朝,,目前全村茶樹種植規(guī)模已達到3000多畝,為了能持續(xù)打造年產值近300萬元的元格油茶品牌,,他們還在元格村建成了一座集攝影,、參觀、體驗,、研學為一體的古法榨油體驗館,,推出了以古法榨油為主題的非遺體驗旅游,希望能通過“非遺+旅游+研學”模式來打造網紅“打卡點”,,以此帶動油茶產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當前元格村正在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鄉(xiāng)村振興投入機制,,培育鄉(xiāng)村新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下一階段元格村計劃引資深化農文旅融合發(fā)展,包括打造孝心古道,、孝女牌坊,、探花油茶、遠濟廊橋,、古法榨油體驗館等10個景點與景韶故居,、古樹公園、源心垂釣,、農耕體驗等串聯(lián)成線,,成立“挖掘弘揚侯官文化實踐地”。
福州晚報 陳木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