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干這位傳奇女性,,她的故事你聽過嗎?
http://hrbznlm.com 2024-12-27 11:21:12 【字號 大 中 小】
談及歷史上的偉大女性
大家可能想到
“替父從軍的花木蘭”
“保護婦孺的陳靖姑”
“救苦救難的媽祖”……
在閩侯尚干鎮(zhèn)
也有一位傳奇女性被廣為傳頌
她就是孝義傳世的“義姑”
尚干古鎮(zhèn)內,,義姑亭矗立于高大的牌坊旁,,亭上楹聯(lián)刻著:“百世馨香,義姑光祖德,;千秋功業(yè),,撫侄振家聲?!?/p>
鎮(zhèn)內最繁華的大街,,林氏祠堂西側,留存著省內唯一為女性所建的祠堂——“義姑報功祠”,。
在封建社會,,為女子建造祠堂十分罕見。那么,,義姑究竟是何許人也?700多年來,,她為何被尚干人世代稱頌和紀念,?記者為此進行了探訪。
弱女持家 力挽狂瀾
義姑本名林五娘,,生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是進士尚書林津龍之女。
南宋末年,,臨安城破,,林津龍舉家逃難至福州,最終在閩江口的枕峰江畔扎根,。林五娘19歲那年,,兄長攜家人乘船為先父掃墓,歸途遭遇大風翻船,,9名男丁全部遇難,。林家只剩下林五娘,、祖母,、9歲侄女和身懷六甲的嫂嫂,。不久,嫂嫂生下遺腹子林元士后去世,。
“吾今唯有矢志不嫁,,上侍祖母,下?lián)峁轮?,為林氏延續(xù)宗支,。”面對家中巨變,,林五娘決定以歷代巾幗先賢為榜樣,,力挽狂瀾。她封鎖妝臺,,換上粗布衣裳,以弱女之軀持家,,奉孝祖母,、撫育遺孤。
1309年正月十二,,終身未嫁的林五娘因重病去世,,年僅48歲,。她的事跡后來獲得明憲宗的褒揚,被封為集“孝,、義,、貞、淑”于一身的賢女,。
閩侯縣尚干義姑鄉(xiāng)土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表示,,在林五娘無私奉獻下,尚干林氏一族繁衍至今已有20余萬人,,族裔中更是英才輩出。后世子孫為表彰林五娘的功德,,于清光緒年間建造“義姑報功祠”,,即“義姑祠”。
可以說,,如果沒有林五娘的付出,,尚干林氏家族或許早已不復存在,。這個偉大的女性,用自己的終身幸福,,奠定了家族繁榮昌盛的根本,。后裔敬仰林五娘無私奉獻、自我犧牲的偉大精神和敦厚善良,、深明大義的高尚道德,,都尊稱她為“義姑”,。這也是她可以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成為少數(shù)幾個擁有自己的祠堂,,獲得獨立祭祀的根本原因,。
鄰里和睦 互幫互助
為彰揚義姑功德,每年農歷正月十二,,當?shù)匕傩斩紩园l(fā)舉行紀念活動,。活動中,,人人皆食“鼎邊抆”,。這一習俗也與義姑有關。
“鼎邊抆”,,又稱“鼎邊糊”“鍋邊糊”,,是福州著名小吃。主料為米漿,鍋湯燒開后,,將米漿淋至鍋邊,,片刻即熟,隨后刮入鍋中,,與蜆子,、蝦米等配料煮成。其特點在于配料多樣,,主料細膩潤滑,,味美可口。
據(jù)傳說,,林五娘與兄長舉家遷居尚干時,,曾煮一大鍋鼎邊抆送鄰居,表達和睦誠意,。父母兄嫂去世后,林五娘精打細算,,喜歡做些鼎邊抆讓家人換換口味,,并多做一些送給鄰里。鄰里間也投桃報李,,如此往來,,尚干地區(qū)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
如今,,每年的正月十二至二十七,,尚干林氏各房支依序制作鼎邊抆與炸油餅,邀請鄰居品嘗,,成為尚干獨有的鄰里節(jié)慶文化,。長輩們還會借此向年輕一代講述義姑故事,教導他們傳承“愛祖,、愛親,、愛族”的大愛無私精神。
尚干林氏 尚德重義
700多年來,,“尚德重義”的“義姑精神”一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尚干林氏族人,。
1884年,馬江戰(zhàn)役即將爆發(fā),。好義尚俠,、富有血性的尚干鄉(xiāng)親,在武探花林培基的帶領下,,向閩浙總督何璟呈上“萬民折”,,請求參加抗擊法國侵略者的戰(zhàn)斗。他們同仇敵愾,愿意自備糧食殺敵,,并且“戰(zhàn)死不求撫恤,,由鄉(xiāng)親自行運回尸首埋葬”,表達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
同年8月23日晚,,硝煙還未散盡。尚干血性男兒林獅獅率領十幾個人,,駕著一艘鹽船,,帶著土炮,夜襲法國艦隊,,打傷法軍司令官,。不幸的是,林獅獅等尚干義士全部壯烈犧牲,。
中國工人運動先驅林祥謙也出自尚干,。在“二七慘案”中,他不幸被捕,,軍閥用屠刀逼迫他下達復工令,。但在屠刀面前,林祥謙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高呼“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英勇就義。時年31歲的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位烈士,。
傳承發(fā)展 再譜新篇
隨著各宗支的蓬勃發(fā)展,尚干林氏族人逐漸向外遷徙,。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尚干林氏家族的這份文化責任感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歷久彌堅,。
每年正月,尚干林氏族人便開始忙碌籌備紀念義姑的活動,。他們精心策劃,,主動聯(lián)系各地的同支宗親,誠邀他們回歸故里,,共同參與盛事,。這樣的活動不僅加深了族人間的情感聯(lián)系,,也讓“尚干義姑”的故事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傳播,深入人心,。
在今年舉辦的紀念義姑逝世715周年的活動中,,僅通過線上直播平臺觀看的人數(shù)就接近11萬人次。此外,,不少人自發(fā)成為文化資源守護者,,他們不遺余力地搜集、整理與“尚干義姑”相關的歷史文獻與民間傳說,,編纂了《尚干義姑》《尚干林氏圖說》等書籍,,填補了“義姑文化”研究領域的諸多空白。
2019年,,義姑事跡被閩侯縣紀委樹為典范,。依托對林家義姑的紀念,閩侯縣開展“一鎮(zhèn)一孝廉”活動,,學習義姑精神,,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傳承好中華傳統(tǒng)好家風好家訓。尚干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充分利用“尚干義姑”這一特色文化資源,,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研討會等活動,,為民間故事的傳承與發(fā)展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今年11月,,“閩侯縣尚干義姑民間傳說”成功入選福州市第八批市級非遺項目,。
林曉表示,未來,,尚干義姑鄉(xiāng)土文化研究會將聯(lián)合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尚干義姑民間故事體系,并運用現(xiàn)代影視制作技術,,打造具有傳承保護意義的微電影,、短視頻等作品,讓義姑的生動形象與感人故事廣為流傳,。
福州晚報 陳木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