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騎萬里行
http://hrbznlm.com 2013-04-16 15:25:57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沿途風景——中國最美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魯朗風光。邱行銘 攝
留影——抵達珠峰大本營,。邱行銘 攝
旅途——川藏線的艱難也只有行駛過的才知道,。邱行銘 攝
初見邱行銘老師,他在向記者敘述自己的西藏之旅時,,反復說到的一句話,,讓記者感觸頗深,“想領略天堂般的美景,,去西藏吧;想感受地獄般的煎熬,,騎行去西藏吧!”這是邱行銘自心中的圣地——海拔約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營返回后心中最直觀的感受。期間,,他自駕摩托車,,歷時34天,跨9個省,,行程達11000公里,。這一年,他54歲了,。
不走就沒機會了
邱行銘是閩侯縣實驗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工作之余,,他的最大樂趣是旅行和攝影。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每逢假期邱行銘都要出去走走,。近幾年,他先后去了北京,、云南和貴州,,一玩就是一個月左右。他還組織同樣愛好旅行的朋友創(chuàng)建了一個群,,每周相約一起去登山鍛煉身體,。
“去年暑假,我在香格里拉碰到一群騎行進藏的人,,當時那里在修路,,他們一身的泥漿,那時還覺得自己離這種生活很遙遠,?!鼻裥秀懻f,騎行進藏的念頭產(chǎn)生于從昆明到西雙版納的路上,?!耙晃粊碜阅暇┑拇髮W老師坐在我旁邊,聊天才知道他是騎女式摩托車到昆明的,?!鼻窭蠋熒钍芄奈瑁谑撬露Q心,,“我已經(jīng)年過五旬,,再不走,過幾年也許就沒有機會了”,。
籌備年余 毅然出發(fā)赴藏
此后,,邱行銘開始有意識地為騎行做準備。他加入福州市摩托車QQ群,,了解摩托車的技術問題,,與神游俱樂部的網(wǎng)友交流出行經(jīng)驗,一有空就登錄各大網(wǎng)站查閱信息,、規(guī)劃路線,、整合攻略。與此同時,,邱行銘也十分注重對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每個周末都堅持和驢友們到福州周邊地區(qū)進行拓展訓練。為避免高原反應,他還堅持喝了20多天的紅景天(一種中藥,,可預防高山癥),。
邱行銘告訴記者,他出行前并沒有告訴家人自己要騎摩托車去西藏,,只是含糊地說要出去玩,。臨行前,邱行銘給家人留了一封信,,并囑托一個親近的好友:“如果連續(xù)幾天沒在網(wǎng)上看到我的更新,,你就打我手機,,如果沒人接,,那我可能就出事了,請幫我通知家人,?!?/p>
7月5日早晨,邱行銘從閩侯縣城出發(fā),,過竹岐大橋,,上了316國道,開始了自己的騎行進藏之旅,。為了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他選擇了進藏難度最大的川藏線,最終于7月26日下午6時左右到達珠峰大本營,。之后,,邱行銘沿青藏線出藏,沿316國道返回福州,,幾乎一天跨越一個省,。“想領略天堂般的美景,,去西藏吧;想感受地獄般的煎熬,,騎行去西藏吧!”邱行銘反復提到這句話。一路上,,邱行銘沒有錯過沿途美景,,卻也幾次身陷險境。
途經(jīng)巴塘時,,邱行銘與路上結識的3位廣州驢友遇到了塌方,,這樣的情形在進藏途中并不少見。有時候不能在那等泥石流流完,,要沖過去,。邱行銘告訴記者,一個年輕人在沖的時候因為掌控不穩(wěn)摩托車被泥石流沖下了山區(qū)。一年多的堅持訓練讓邱行銘擁有了過硬的體力,,他穩(wěn)穩(wěn)操控著摩托車沖了過去,。
一位同行的廣州驢友與邱行銘在唐古拉山脈合影后便互相告別了。兩天后,,邱行銘得到了他的死訊,,這位驢友在超車時發(fā)生了車禍?!膀T行進藏最容易出事的就是兩車交會,、轉彎、超車,,但這些又是肯定會遇到的,。騎行時也容易疲勞,反應慢了也容易出事故,?!鼻裥秀懡ㄗh,一般人不要輕易騎行進藏,,要把困難最大化去考慮,,不要貿(mào)然行動,最好結伴而行,。
“作為一個老師,,要有很豐富的閱歷,更要有健康的形象”
邱老師覺得,,作為一個老師,,要有豐富的閱歷和健康的形象,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敢于挑戰(zhàn)自我,,他相信這些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他在旅途中的各種見聞也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009年,邱行銘去北京玩了一個月,,拍攝了故宮和盧溝橋的大量照片,,這對他上《盧溝橋》一課有很大的幫助?!拔医o他們展示了很多網(wǎng)上都搜不到的關于盧溝橋的照片,,甚至找來了各種廊橋、石拱橋的照片,,告訴他們橋的歷史,?!鼻裥秀懻f。
“在這次進藏途中,,我快到昌都的時候走錯了一條路,,看到了邦達草原,一望無際,,那些牛兒悠閑地吃草,,我也特別高興,猛跑了50多公里,,突然覺得不對勁,,下車一問,才知道走錯了路,?!鼻裥秀懻f,雖然走錯了100多公里,,但是那些美麗的風景,,也成了他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邱行銘介紹,,這一次他去西藏只花了七八千元,大多是花在加油費和飯錢上,。國慶快到了,,他計劃背包穿越楠溪江和雁蕩山。
(黃乾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