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宅大本厝:先祖創(chuàng)業(yè)艱 子孫守成勤
http://hrbznlm.com 2019-07-26 10:40:45 來源:閩侯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在上街鎮(zhèn)厚美村,,有一座很“有戲”的百年老宅——厚美大本厝,。電視劇《臺灣第一巡撫劉銘傳》《南少林》,、電影《少年侯德榜》《少年林祥謙》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攝,,當?shù)厝藗儜蚍Q其為閩侯版“橫店”,。
那么,,這座大本厝是由何人何時興建,?它又擁有怎樣的魅力,,以至于吸引這么多劇組慕名前來借景拍攝呢,?近日,,記者來到大本厝,自守宅老人張?zhí)熘谥辛私獯蟊矩鹊膫髌婀适隆?/p>
五子登科傳美談
皇帝御賜“誥命”盒
驅車行至厚美村,,拐過村里蜿蜒曲折的小道,,眼前赫然出現(xiàn)了一個大池塘,透過池塘邊低矮的圍墻隱約可以望見一棟古色古香的清式古建筑,,建筑的木門上掛著塊鎏金牌匾,,上書“大本厝” 三個大字。
大本厝在2006年被列為閩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門口的石碑后記載著有關大本厝的介紹,?!肮咆扔晌业南茸鎻埓蟊窘ǔ捎谇宓拦馐辏?836年),坐東朝西,,全木結構,,三進布局,建筑面積三千多平方米,?!睋嶂瑥?zhí)熘鶎⒋蟊矩鹊膩須v娓娓道來,。
張?zhí)熘f,,張大本的家族是厚美村的望族,清朝時期的上街地區(qū)第一個武舉人就是出自張大本家族的張渝奐,?!皬堄鍔J是張大本的祖父輩,登清雍正壬子科武舉人,,到了張大本的堂叔張康成,,得中嘉慶甲子科舉人,完成了家族由武到文的‘升華’,?!睆?zhí)熘榻B。
家族的輝煌,,到張大本這一代達到了新的高峰,。他的五個兒子分別得中舉人或貢生,在當?shù)爻蔀槊勒?。如今,,大本厝大宅門后一道緊閉的大門上掛了六道朱紅色的“捷報”(舊時科舉高中之后差役都會前來傳捷報),詳細記載著張大本五個兒子獲得功名的榮耀,。走過大門,,在廳堂的正梁之中懸掛著一塊匾,紅底漆金浮雕楷書“誥命”二字,,四周框以浮雕漆金花卉圖案,,兩邊鏤雕漆金雙龍。
這塊匾是同治皇帝欽賜的,。據(jù)說,,張大本膝下五子登科,轟動一時,,侯官縣令呈文福建撫臺請獎,,事情被同治皇帝得知,為褒揚此書香門第,,特制此鍍金盒匾賜予張大本一家,。此后歷經百年歲月,,老宅雖屢有損壞,而此“誥命”作為傳家珍寶世代相傳至今,?!霸凇母铩瘯r期有人想組織人馬前來破壞‘誥命’盒,幸賴家族長輩將它藏到二進院子的閣樓才保留了下來,?!睆?zhí)熘锌卣f道。
創(chuàng)業(yè)艱難建古厝
遺訓子孫勤愛護
那么,,張大本是如何建起這么一座三進大宅的呢,?在廳堂外的走廊墻壁上懸掛著后世子孫整理的有關先祖立業(yè)、建宅,、家族輝煌歷史的詳細記錄,。
原來老宅所在地最初其實是一片果園,屬同村一戶尤姓鄉(xiāng)紳所有,。有一年天降大雪,,果園遭災顆粒無收,尤鄉(xiāng)紳便將果園賣給了同樣從事果樹種植生意的張大本,。張大本接手之后,,著手修復精耕細作,此后連年豐收,,獲利不菲,。加上他腦子靈活,將果子制作果干,,運往蘇杭售賣換回綢緞布匹回榕銷售,,經過多年經營積累了雄厚的資金。此后,,果樹老化,張大本遂將果園作為宅基地,,興建了如今的大本厝,。據(jù)說當年張大本建宅請內弟自南嶼堯沙收購大量的材料,用木排自江而上運送,,當時木排接踵而至,,鋪滿江面,歷時七天,。以至于過往行人,,不必乘船渡江,直接在木排上來往于兩岸,,一時傳為佳話,。
張?zhí)熘€告訴記者,,張大本家族以農耕與經商為業(yè),雖然子弟科舉捷報頻傳,,但張家后代很少做官,,崇尚“耕讀文化”,過著半耕半讀的生活,。以前,,主廳堂的四條屏畫“耕讀圖”原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閩籍畫家黃慎所作,可惜畫作在20世紀60年代被毀,。20世紀90年代,,后人憑借記憶,請當代福州知名畫家重新繪制了四幅畫卷掛于堂前,。周圍房梁上的精美花雕和對聯(lián)局部受損,,也幸賴族人用心保護,方才留存至今,。
此外,,大廳的天井四角各有一口道光年間青黃釉水缸,同“誥命”盒并為大本厝的“鎮(zhèn)宅”之寶,?!跋热藗冋f這幾口水缸從建宅時就擺在這里了,既可養(yǎng)魚觀賞,,也可作為消防取水之用,。”張?zhí)熘f,。他今年也80歲了,,住在老宅北側的新房內,平常他和另外幾位老人輪流守護著古宅,,接待前來參觀的游客,。“‘恒念吾創(chuàng)業(yè)維艱,,守成不易,,爾等當以愛護為上,是厚望焉,?!@是大本公留給子孫的遺訓,意在讓后人們顧念先祖創(chuàng)業(yè)艱難,,好好將大本厝保留下去,。如今老宅歷經170多年的風雨滄桑依然保存完好,正是我們子孫堅守祖先遺訓的證明?!睆?zhí)熘锌卣f,。
(閩侯鄉(xiāng)音 記者 林若野/文 王立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