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讓古厝“活起來”
http://hrbznlm.com 2020-07-20 18:10:59 來源:閩侯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屋主江月英一面撫摸著修繕一新的窗框和雕花一面訴說著李宅的故事,。
閩侯新聞網訊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系列重要論述和《〈福州古厝〉序》重要精神,,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認真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全力傳承傳統(tǒng)文化、保留歷史記憶,、增強文化自信,。
古厝社會“認養(yǎng)”
讓古厝“活起來”
7月9日,在位于白沙鎮(zhèn)林柄村的百年老宅李宅里,,一位老人正一面撫摸著修繕一新的窗框和雕花,,一面向身旁的年輕人訴說著李宅的故事,。
老人名叫江月英,是這座老宅子的主人,。年輕人名叫孔祥鋒,,是前幾年才指派到村里的科技特派員。這兩個過去毫無交集的人,,因為眼前這個百年老宅而結緣,,還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李宅始建于清晚期,,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式民居,大門內有回廊,、屏門,、天井、兩廂,。正座進深十七檁,,中三間前部辟為軒廊。明間用八柱,,后部設屏門隔為前后廳,,后廳回頂。屏門上方,、檐下雀替,、軒梁、槅扇等處木構件雕刻精美,,左廂房上墻頭壁畫栩栩如生,,是當地清代木構民居建筑的典型實例。
江月英回憶說,,大概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老宅子里的人就相繼搬離。昔日繁華的李宅周邊只剩下她和另外一戶人家,,看著祖祖輩輩留下的房子在歲月的洗禮下日漸凋零,,江月英很想做些什么,卻無能為力,。
孔祥鋒的到來徹底解決了江月英的煩惱,,他看到精美的李宅變得如此破敗,十分痛惜,。恰巧省,、市、縣都在開展文物認領工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古厝保護,。于是,,2019年,江月英和孔祥鋒簽訂了認養(yǎng)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孔祥鋒作為社會力量代表,認領了李宅,,成了這里的新主人,。
“在前期走訪中,雖然發(fā)現李宅有點破敗,,但是大體結構相對完整,,覺得如果就這樣讓它破敗下去十分可惜。我們計劃最大程度上還原李宅原本的樣貌,,并將它打造成為村民,、游客近距離感受歷史文化的教育基地?!?孔祥鋒說,。
據了解,古厝“認養(yǎng)”是指社會組織,、企業(yè)及個人,,通過一定程序,對特定文物建筑實施保護,、利用,、管理的行為。認養(yǎng)主體擁有被認養(yǎng)古建筑的使用權或經營權,,但不得轉讓,。這些被“認養(yǎng)”的古厝可以用作居住、辦公場所,,博物館,、紀念館和其他文化教育場所,文化旅游,、文化產業(yè)的經營場所,,民宿等。認養(yǎng)人不得有涉及文物違法犯罪的記錄,,或者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名單,。另外,,“認養(yǎng)”古厝的修繕方案,,必須經過文物部門審核才可實施。
推出29處古厝尋求認養(yǎng)
讓古厝更有韻味 更貼近民生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在白沙鎮(zhèn)林柄村舉辦了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閩侯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并同時啟動十集的非遺微紀錄片拍攝計劃,,向世人展現閩侯非遺的風采,讓沉寂多年的李宅又重新煥發(fā)生機,。
“白沙作為歷史古鎮(zhèn),,有很多的古民居和古跡。在修繕和保護這些文物的同時,,如何合理活化利用,,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所以我們在白沙李宅等地試點古厝認養(yǎng),,目前來看效果還算可以,,但是否切實可行還需要時間來驗證?!?白沙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主任余孫淮說,。
據了解,目前,,除了李宅和甘蔗街道五福程氏厝外,,我縣還推出1處古民居及26處文物古建筑尋求認養(yǎng)。
如果您也想“認養(yǎng)”一座古厝,,可聯系閩侯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文物科,,聯系電話:0591-22073693(肖女士),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