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安的回憶
http://hrbznlm.com 2017-04-19 16:31:04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洋中橋和水潭,。
知青宿舍樓,。
桃安,,在今閩侯縣白沙鎮(zhèn)孔元村境內(nèi),,上個世紀(jì)七十年代,是福州市五四農(nóng)場五工區(qū)(后稱二工區(qū))的所在地,。雖然,,我在這里只待了三年零四個月半的時間,卻留下了不少難忘的記憶,,點滴在心!惟愿撰文紀(jì)念之,,兼與大家共享。
洋中橋和水潭
作為桃安的門戶,, “洋中橋”這個名稱是在2015年10月1日,,再次回到桃安之時,方才從橋欄桿掛著的牌子上得知的,,估計命名的時間并不長,。
洋中橋始建于1975年,當(dāng)時是座底部與兩側(cè)砌石,、中間填土的土石橋,。它的建成,使得車輛可直接進出工區(qū),,也解決了洪水季節(jié)人員過溪的問題?,F(xiàn)存的水泥橋,應(yīng)該是五四農(nóng)場停辦后,,由接辦單位重建的,。
橋下方的水潭,是知青們昔年夏季游泳,、洗澡的好去處,,我們經(jīng)常在此嬉戲玩鬧,樂此不疲,。尚記得,,1976年2月14日,,時值正月十五,但那天氣候頗為反常,,酷似三伏天,。下午2點多,我和隊友清理完所負責(zé)水渠里的雜草淤泥后,,渾身都是泥水,,十多人便一起約到此洗澡。滿以為天氣酷熱,,水溫必然適度溫和,不料溪水卻冰冷刺骨,,頓時激起了一群急于入水的“鷗鷺”!此情此景,,多年過去,尚歷歷在目,,是知青年代生活始終銘記的回憶之一,。
工區(qū)食堂和一、二隊宿舍
這排建筑是福州五四農(nóng)場第五連宣告成立的地方,。1973年3月19日上午,,全體人員集中在這里,除了宣布五連成立外,還把住在連部下面的知青編為一排,,下轄一至五班;住在后山的知青編為二排,,下轄六至十班(我被編在八班);另外,全連僅有的19位女同胞被編為“女子獨立排”,,住在場部,。
大約在73年底,五連改稱五工區(qū),,一排析為一,、二兩個生產(chǎn)隊,二排改稱第三生產(chǎn)隊,,班的建制取消,。1975年8月30日,女子獨立排中的18人歸建,,連同三工區(qū)調(diào)來的10位女同胞入住五工區(qū),。從此,我們連摘掉了“和尚連”的帽子,。不久有9位女同胞分配到三隊,,我還記得其中五位的名字,孫小娟,、陳燕,、陳依釵,、黃明聲、江琴妺五人,。
2014年初,,掩映著這排建筑的葦草被清除。2015年初,,該建筑被拆掉,,原址上建起了京臺高速公路筑路員工的臨時宿舍。
三隊倉庫和八,、九班宿舍
建筑初為五連二排六班,、七班的宿舍。后來五連改稱五工區(qū),、二排改稱三隊后,,它便成了三隊的倉庫。由于未放滿物品,,平時也作為我們隊開會學(xué)習(xí)的場所,。它東面墻上,遺有原先單位書寫的“認罪守法”四個大字,。約2015年初,,建筑日漸腐朽,終于被夷為平地,。
在三隊倉庫對面,,有兩排建筑,前排是八班宿舍,,后排是九班宿舍,。八班宿舍左側(cè)(南側(cè))是間大棚屋,放些糞桶等農(nóng)具,,后倒塌,。右側(cè)是廚房,中間三間是住房,,住過24名知青,,平均一間住8人,當(dāng)年大家住在一起,,其樂融融,,仿佛一個大家庭。五四農(nóng)場停辦后,,接辦單位將這兩排宿舍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一座呈“ ”狀的紅磚房,2005年曾作為林場宿舍,。
三隊倉庫與八班宿舍之間有一大一小兩塊曬谷場,。1975年8月底,,小曬谷場上立了個籃球架,豐富了我們的工余生活,。在籃球架背面,,也就是八班宿舍前的空地邊緣,知青尤仲震用木頭做了一個長兩米多,、寬約十厘米,、高五六十厘米類似體操平衡木的架子,既可當(dāng)?shù)首佑挚蓽惡现?dāng)桌子,,今日思及,,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巧思。
桃安的山
八,、九班宿舍后面靠山,。當(dāng)年那座M形的山上長滿了雜草,只有山頂上長著茂密的樹木,。山頂中間微凹,順著微凹處向下生長的那一小片樹木,,就像向下窺視的鷹頭,,而微凹處兩側(cè)的樹木則像它展開的翅膀,知青們據(jù)此戲稱其為“鷹峰”,。記得1976年6月24日傍晚,,從十班田里劈田埂草收工歸來。剛到宿舍,,呈藍煙狀的云浪從山頂上鋪天蓋地猛撲下來,,瞬間天昏地暗、電閃雷鳴,、風(fēng)雨交加,。望著山體,感覺這只“鷹”端著一副蓄勢隨時向下俯沖的架勢,,那種氣勢洶洶的樣子,,至今想來,依舊令人毛骨悚然!
“鷹峰”右側(cè)(井下方向)是一座更高的山,。1975年4月2日山頂發(fā)生火災(zāi),,中午我們前去撲救,同行的現(xiàn)只記得有工區(qū)會計林浩,。等爬上陡峭的山頂,,火已被農(nóng)民撲滅。但也不虛此行,,總算知道了山后依然是山,。
轉(zhuǎn)眼間四十多年過去了,,當(dāng)年的少男少女無一例外都成了如今的老翁老媼。但是,,我們依然魂牽夢縈著桃安的山水草木,。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輕易地找到自己的青春足跡,。
(唐予真 責(zé)任編輯 林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