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閩侯?百年頌歌丨侯德榜
http://hrbznlm.com 2021-05-19 10:03:48 【字號 大 中 小】
▲掃碼即可收聽
▲點擊即可收聽
百年畫卷
風展紅旗如畫
百年頌歌
大呂金聲飛揚
1921年,,中國迎來了黎明的曙光,,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了。一艘紅船從南湖出發(fā),,經(jīng)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斗,,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斗爭的勝利,創(chuàng)立了新中國,!經(jīng)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紅色航船乘風破浪,揚帆萬里,。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
一百年來,革命志士甘灑熱血寫春秋,;
一百年來,,無數(shù)先烈一片丹心繪宏圖。
今天,,就讓我們打開百年畫卷,,一起來聆聽一首首英雄的贊歌吧。
有這么一個人,,他曾經(jīng)說過:“撒下一些堿粉,,溶化西方的堅冰;書寫一本堿書,,將中國推上頂峰,;奠下一塊基石,,托起復興的希望?!彼褪且徊總髌?,小小堿粉為他贏得喝彩,小小堿粉讓世界仰視中國,。他就是侯德榜,,閩侯縣鳳尾村人。
▲(侯德榜雕像?陳飛洋/攝)
侯德榜的祖父侯昌霖是個讀書人,,他希望他的孫子能夠從小讀書修德,、日后榮登金榜,所以給他取名“德榜”,。侯德榜沒有辜負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的期望,,他天天手不釋卷,在勞動之余刻苦攻讀,,過著半耕半讀的生活。
古人形容勤奮好學的人,,說他們頭懸梁,、錐刺股。而侯德榜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了他努力學習的決心,,那就是即使在南方的稻田旁,,雙腳踩水車時,手上也不離書本,,因此在閩侯就留下了侯德榜“掛車攻讀”的故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侯德榜果然金榜提名,,進入了清華大學,,成為了清華大學的一名高材生,他曾經(jīng)以10門功課1000分的優(yōu)異成績譽滿清華園,,真是不折不扣學霸呀,!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日寇鐵蹄長驅直入,,迅速向南京逼近,,重重危難之際侯德榜選擇妥協(xié)離開工廠,由于我國所需純堿全依賴進口,,以純堿為原料的民族工業(yè)被外國勢力死死地卡住命脈,,嚴重影響國計民生,侯德榜發(fā)憤圖強,、不懈努力,,在紐約和香港經(jīng)過了500多次循環(huán)試驗,,分析了2000多個樣品,終于研發(fā)出了舉世矚目的,,屬于中國人民自己的制堿法——“侯氏制堿法”,。
1949年4月20日,南京解放,,舊資產(chǎn)階級和上層知識界迅速激烈分化,。侯德榜因無所適從,第5次赴印,。在得知中共中央領導人很關心我國的化工事業(yè),,并希望與他共商國家大計,他十分激動,,力克重重阻礙,,繞道泰國、香港,、韓國趕回北京,。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雄偉的天安門上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侯德榜和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一樣,依然嘔心瀝血的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1956年,,侯德榜出任化工部副部長。身任領導職務后,,他仍不忘科學研究,,在掌握科學知識方面,他始終在追逐化工科學的前沿,。
侯德榜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依然牽掛著祖國化工事業(yè)的發(fā)展,他說:“我沒有能力來幫助修改《磷肥生產(chǎn)》這本書,,心里不得勁,,可我久久不能安寧的是搞了一輩子堿,沒有把堿搞上去,,現(xiàn)在每年還要從外國進口純堿,,我有愧于國家。特別是我沒有為家鄉(xiāng)福建人民辦一個堿廠,,現(xiàn)在那里吃堿,、用堿都很困難,我對不起福建的父老兄弟,?!焙罾显趶浟糁H依然牽掛著家鄉(xiāng),,牽掛著祖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侯德榜先生說:“勤能補拙,,勤儉立業(yè)”,。這是他一生為人、工作和生活的寫照,,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面對鮮花和掌聲,他平靜地說:“我的一切發(fā)明都屬于祖國,!”他為中國的化學工業(yè)事業(yè)奮斗終生,,嘔心瀝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知道中國有一個叫侯德榜的一代化工巨人,,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作出特殊貢獻的科學家們。
閩侯縣融媒體中心 廖崇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