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第一課 體驗年俗文化
http://hrbznlm.com 2015-02-16 14:51:15 來源:閩侯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學生體驗白粿制作工藝,。
閩侯新聞網訊 對兒童來說,,最開心的莫過于過年。眼下正值寒假,縣實驗小學幸福家鄉(xiāng)年文化小課題研究組的學生們沒有閑著,,他們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了解家鄉(xiāng)年文化特點,,在團隊合作與分享中,,過了一回別致的年。
學生通過查閱電子計算機、圖書館書籍,、采訪當?shù)乩先说确绞绞占嘘P春節(jié)前后的禮儀禮節(jié),、文化傳統(tǒng)、風俗人情等資料,。在充分了解了本地過年習俗后,,學生們來到白沙鎮(zhèn)孔元村農戶家中體驗購買祭祀物品、制作白粿,、祭祀灶神等民俗文化,。
制粿,體驗手工技藝
在孔元村,,記者看到,,村民正在幫學生準備做白粿的米糊?!斑@個錘子大約十五斤,。做白粿前要用錘子把米糊的粘度錘出來。像我們這種壯年的男士大約錘30分鐘左右才能有粘度,,如果力氣小的可能要錘上一個小時,。”村民告訴記者,,做“白粿”工序復雜,,一般動用人力5-8人來幫忙才能完成。制作白粿要先把“白谷米”浸泡,,在蒸籠炊“熟透”后,,上面撒少許鹽巴,,放到石臼里搗,,趁熱拽一團在案板上使勁撮成條形或印模成雙。
在米糊弄好后,,學生爭先恐后,,每個人都用自己的雙手體驗了一把制作白粿的過程。同時,,他們還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淘氣地捏出各種造型。
記者了解到,,白粿的外觀形似“元寶”,,象征財源滾滾。按照農村風俗習慣,,“白粿”是送禮最高規(guī)格的禮物,,人們一般都選擇在正月初三“出行”時送“白粿”,意味人情之間關系密切,像兄弟姐妹一樣,。
祭灶,,了解家鄉(xiāng)風俗
祭灶,是大小年前對神靈最為重要的一次祭祀,。據(jù)說,, 灶神本是天上的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四,,灶王爺都要上天 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此時,,百姓都會擺上糖,、餅、甘蔗等貢品祭祀灶神,,希望灶神能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在農戶家中,學生分工合作,,端果盤,、擺祭品、點蠟燭,,為忙碌了一年的灶神倒茶,、敬酒、上香,,祈福平安,。隨后,孩子們將灶公紙取下,,撕干凈,,然后貼上新的灶公紙,把舊的在燒紙錢時一起燒掉,,歡送灶神,。祭祀結束后,學生們分成兩組開始掃塵和貼春聯(lián),。完完整整體驗農村過年習俗,。
“本次課題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即從臘月二十四至大年十五的各種年俗活動。這些傳統(tǒng)的活動已經慢慢的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忘,,而作為一名炎黃子孫,,傳承民俗文化有著深刻的涵義?!闭n題組負責教師湯雪玲介紹說,,通過查資料、采訪老人,,學生了解了過年習俗的由來,。老師和學生們一起體驗了制作甘米白粿、祭灶,、掃塵和貼春聯(lián),,親身體驗了如何過傳統(tǒng)年。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孩子們重新認識并探索了身邊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全新的視角傳承民族文化,民族情感得到升華,。
(閩侯鄉(xiāng)音 記者 陳燕 廖志鴻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