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藝術——龍嶼提線木偶
http://hrbznlm.com 2015-06-10 16:06:37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平臺 【字號 大 中 小】
提線木偶又稱“懸絲傀儡”,,興于漢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藝術品種之一,。
(提線木偶與閩劇結合,,很受人們歡迎·資料圖片)
提線木偶的由來,還有一個傳奇故事呢!據說,,漢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因匈奴入侵,劉邦親率精兵32萬御敵,,不料誤中匈奴人埋伏,,漢軍死傷無數,被匈奴40萬大軍團團包圍在白登山一個多月,。漢軍被困白登山,,內乏糧草,外無援軍,,一旦匈奴大軍進攻,,建立不久的漢王朝必然覆滅,形勢萬分危急!這時,,劉邦的謀士戶牖侯陳平,,得知匈奴單于冒頓的閼氏(匈奴皇后的尊稱)是一個妒忌心很重的人。于是便向劉邦獻計,,讓他一面派使節(jié)向匈奴求和,,承諾年年進獻金銀美女,麻痹冒頓,,以拖延匈奴的進攻;一面令隨軍的工匠制作大批木偶美人,,給每尊木偶人穿上華麗的漢服,并裝上絲線,,命軍士每天提線引木偶美女在山中顯眼處走動,,吸引匈奴大軍觀看。遠望木偶美女,,只覺得其綽約多姿,、美艷異常,閼氏以為漢軍中美女如云,,擔心冒頓打敗漢人后會選美納妾,冷落自己,,就勸說冒頓與漢朝和解,,匈奴軍遂撤離了白登,。
劉邦脫險后,感念“木偶美人”功勞,,賜每尊“偶人”以貴妃,、貴嬪、貴人的封號,,并視作國寶珍藏宮中,。后來,漢文帝命令樂府仿制這些木偶,,在宮廷中演出,,作為迎賓和敬神驅邪儀式之用?!吧嫌兴?,下必甚焉?!庇辛嘶实鄣挠夂屯茝V,,提線木偶——懸絲傀儡便盛行天下。到唐朝,,提線木偶隨中原士族南渡入閩,。
閩侯縣祥謙鎮(zhèn)的龍嶼提線木偶,是上個世紀30年代由當地人林依姆從長樂傳入,。上個世紀50年代初,,閩侯縣龍嶼木偶劇團成立,林依姆擔任團長,。1981年,,其子林朝良繼任。
(提線木偶表演是指尖上的藝術· 陳建鋆/攝)
閩侯尚干祥謙一帶,,早年每逢民間嫁娶,、壽辰、房屋奠基,、迎神賽會等活動都會邀請龍嶼木偶劇團表演提線木偶以示大禮,。
林朝良家有一個小戲臺,臺上數十個提線木偶,,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戲臺的另一側是后臺,傳統(tǒng)樂器的演奏及演員配音都在這里進行,?!疤峋€演員在前臺操縱木偶表演,伴奏人員在后臺配音,,兩者缺一不可,?!绷殖颊f,他的祖父靠制作木偶出售為生,,其父林依姆前往外地學習表演木偶戲,,學成后結合當地特色創(chuàng)造了龍嶼提線木偶這一傳統(tǒng)技藝。如今,,林朝良擁有四套木偶,,共有100多尊偶像,其中保存近百年的木偶十余尊,。
(動作豐富傳神·林若野∕攝)
每尊提線木偶上都栓有8到16根細線,,木偶藝人就是通過提拉絲線,讓木偶作出豐富傳神的動作,,表演跌宕起伏的劇情,。“木偶戲是指尖上的藝術,?!绷殖颊f,“藝人除了要擅長吹拉彈唱外,,最重要的要手指靈活,,通過提拉絲線,控制木偶的動作和神態(tài),。初學木偶表演的人,光練指上功夫就要近兩年,?!?/p>
富有特色的表現形式,讓提線木偶表演異常紅火,。林朝良介紹,,龍嶼提線木偶劇團接到的演出邀請很多,旺季里,,劇團要分成幾個小組分赴各地演出,,每月演出可達30多場次,但淡季就相對少些,。
為了挖掘和保護龍嶼木偶戲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林朝良和他的劇團還與福建省音像出版社合作,,拍攝了《父子倆狀元》《海瑞審嚴云》《寶蓮燈》等五部提線木偶閩劇,,并改編了一些陳舊的劇本,。“我們有幾十部劇本?!绷殖颊f,,“下階段,我們還將通過創(chuàng)新,,將內涵豐富的新戲搬上舞臺,賦予古老的木偶戲以新的生命意義,?!?/p>
林若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