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青口宏山吳氏宗祠
http://hrbznlm.com 2016-04-05 16:11:25 來源:遇見閩侯微信公眾號 【字號 大 中 小】
宏山吳氏宗祠位于閩侯縣青口鎮(zhèn)宏嶼村內,始建于明代,,距今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印象中的古老宗祠,大多藏身寧靜清幽之地,、遠離人群,,獨自默守著自己的那份歷史情懷。可宏山吳氏宗祠,,卻處在喧鬧的集市之中,,真可謂是“大隱隱于市”。
(處在喧鬧集市之中的宏山吳氏宗祠)
祠堂坐北朝南,,大門前豎立著兩根高聳挺拔的青石柱,,直指藍天。兩條石雕青龍分別沿著兩根石柱盤旋而上,,昂首相向,、圓目張口,,龍須怒張,、栩栩如生。
(宏山吳氏宗祠)
祠堂的廳堂十分寬敞,。據說整個祠堂的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經過清朝道光十七年和民國元年兩次重修,如今的祠堂依然光潔如新,,絲毫不給人以頹敗之感,。
祠堂有前后兩進,第一進是戲臺,。人在空蕩的戲臺,,向前望去,不由心生空曠之感,。凝神靜氣,,仿佛聽見鑼鼓聲聲、腳步匆匆,。數百年來,,這個戲臺上不知留下了多少歡笑和淚水,演繹過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
(祠堂的戲臺)
戲臺的上方,,是一個華麗的圓形藻井。藻井與四邊形邊框之間的四個角落雕刻有四只蝙蝠,,取其諧音“?!薄_@些蝙蝠形態(tài)逼真,,好似展翅欲飛,,卻永遠飛不出這四周的圍欄,只好將“?!睔庥肋h地留在這祠堂內,。整座藻井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
(戲臺上方圓形藻井)
(藻井與四邊形邊框之間的蝙蝠)
祠堂的第二進有一座神龕,這里供奉著宏山吳氏歷代宗親的神位,。如果說祠堂是宏山吳氏宗族的精神家園,,那么神龕可以被看作祠堂的靈魂所在。
神龕的屏門共有八扇門屏,,門屏上均用楷書工工整整地寫著《朱柏廬家書》,。中間的花格雕刻有各種生動逼真的花鳥圖案,雕工細膩,、引人入勝,。
(神龕門屏上的花格雕刻)
(神龕門屏裙板上的漆畫)
屏門看上去金光流動,光彩奪目,。所有的木雕都以金箔貼身,,顯得金碧輝煌。造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的神龕,,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了,,氣勢宏大,是閩侯縣境內最精美的神龕雕刻遺存,。據說,,當年吳氏先人將造神龕的任務委托給三個莆田工匠。他們閉門不出,,三年之后才將這件雕刻瑰寶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光彩奪目的神龕)
神龕共分為三重,猶如三間宮殿層層遞進,。神龕上部懸掛著一個形似卷軸的匾額,,寫著兩個篆體鎦金大字“如在”,表達了吳氏子孫對祖先的緬懷和尊敬,。兩側有兩根金色的立雕龍柱,。兩條金龍正沿著立柱盤繞而下,龍首高昂,、龍爪如鉤,,形態(tài)逼真。巧奪天工的中國民間工藝在這里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神龕上的立雕龍柱)
踏出三重門,,回望古老的宗祠,左右儀門上石刻的“入孝”“出悌”四個大字顯得蒼勁有力,。我們民族的精湛藝術和優(yōu)秀文化就像這幾個大字一樣歷久彌新,。
(閩侯電視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