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霞一旗店承載老居民記憶 手藝傳承不忘趕潮流
http://hrbznlm.com 2014-10-31 14:47:31 來源:海峽都市報 【字號 大 中 小】
黃強接過父親的工作,繼續(xù)扛起錦旗店
海峽都市報訊 對福州臺江蒼霞街道這一帶的老居民來說,中平路上的輪工旗店承載了他們許多記憶,。孩子上小學(xué),來店里買紅領(lǐng)巾和少先隊的“杠”;逢年過節(jié),老人來店里買春聯(lián)和掛歷;最有趣的是端午節(jié),這兒瀕臨閩江,有眾多龍舟隊,大伙兒幾乎都是來這家店制作龍舟旗和噴繪隊服,。后來,店里還增加了制作名片、廣告噴繪等業(yè)務(wù)。
雖然經(jīng)營的不是生活必需品,但老店在這兒,居民們都覺得多一分便利,。2010年,老店主黃松坦去世,兒子黃強接班,。去年,老店拆遷,黃強在附近開起新店,。他仍保留了手工刻版的手藝,讓不少慕名前來的客人感到驚喜,。
旗店老師傅都要練書法
黃松坦出生于1936年,患有小兒麻痹癥,腿腳不便。20歲左右,他進入榕江服裝廠工作,分配到中亭街的門店從學(xué)徒做起,。當時做旗子,先在報紙上寫好字,再將黃布裝裱在毛邊紙上,然后將報紙放在裝裱好的黃布上,沿著字跡開始裁剪,最后將剪好的黃字用糨糊貼在空白的旗面上,。在沒有電腦的年代,制旗師傅的字跡對錦旗質(zhì)量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此當時的旗店師傅都要勤練書法。
1985年左右,黃松坦在中平路上住下,開起旗店,。他有精巧的刻版手藝,即在專用的紙上刻字或者圖案,做出鏤空的模板,再放在衣服,、旗子或者杯子上進行噴漆。端午節(jié)前夕是黃松坦一年里最忙碌的時期之一,他為不同的龍舟隊設(shè)計不同的標志,制作龍舟旗,。黃強至今仍珍藏了數(shù)百張這樣的底版,均是父親的手跡,。
手藝傳承不忘時髦
黃強今年42歲,中專畢業(yè)后就在自家小店干活,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學(xué)手藝,。上世紀90年代后,電腦刻字出現(xiàn),許多旗店工人不再學(xué)書法,黃強堅持了下來,有時還幫街坊們義務(wù)寫春聯(lián)。
拆遷的消息傳了多年,黃強早做打算,幾年前在附近新村的一處過道里買下一間小店面,。黃松坦對兒子說,不要怕店址偏僻,只要手藝過硬,為人公道,有口碑就不怕沒飯吃,。2010年,黃松坦去世。去年年底,老店拆遷,今年年初,黃強遷店,。
客人前來制作錦旗,也給黃強帶來不少故事,有人夸獎某醫(yī)生醫(yī)德高尚,有人感激陌生人見義勇為,還有人對他人拾金不昧的行為贊不絕口,。黃強在制作錦旗時,也融入自己的感動。他保留著父親傳下的刻版手藝,只是制作龍舟旗少了,給孩子們制作個性班服和球衣多了,為此他也在不停地研究時髦的字體和語錄,。
輪工旗店新地址:臺江區(qū)支前路蒼霞新城嘉盛苑30號店
(海峽都市報記者 呂蘊嵐/文 黃啟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