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泰山宮:沉淀著歲月風華的人文記憶
http://hrbznlm.com 2017-11-24 10:04:32 來源:閩侯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泰山宮 。林世彬 攝
房墻夾縫中破土而出的新榕,。 林世彬 攝
新榕粗壯的根莖,。 林世彬 攝
青口當地書法家纂寫的贊頌岳飛的書法作品。 林世彬 攝
明朝成化年間重修泰山宮碑刻,。 林世彬 攝
廟宇重修時,,泰山宮理事會送的牌匾。 林世彬 攝
廟里供的孔子(左一)和岳飛(左三),。 林世彬 攝
泰山宮已然成為當地老人聚會的好場所,。 林世彬 攝
“人間靈應無雙境,天下威嚴第一山,?!背蹩催@幅石聯及上方的泰山宮門匾,世人大抵會以為到了東岳泰山,。然而,,這座名為“泰山宮“的廟宇卻座落在青口鎮(zhèn)傅筑村泰山亭街。
自古以來,,泰山宮因四周泉水環(huán)繞,,其地形被鄉(xiāng)人稱為“蝦身穴”,有“四方泉水環(huán)基繞,,一處蝦穴勝地傳”之美譽,。那么,這座泰山宮從何而來,,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11月21日,,記者來到傅筑村,一睹泰山宮的風采!
五百載東岳廟宇
道儒同祀令人稱奇
早年間,,傅筑泰山宮乃是閩縣贊賢鄉(xiāng)積善里七瀨地區(qū)古老的道教廟宇,,是信眾的朝圣之地,始建年間不詳,。據鄉(xiāng)民流傳,,五代后梁年間,閩王王審知在福州東門外建東岳廟,,信奉東岳泰山大帝,,此后,東岳廟在福州及其周邊地區(qū)開始興盛,,福州及城郊等地,,均供奉有泰山廟神。
到宋朝時,閩侯傅筑村從福州東岳廟分爐設殿,,在傅筑村泰山街修葺亭榭,,祭拜泰山神。明代時,,村民又將亭榭擴建為宮,,后經過多次修繕擴建,最后成為我們今天見到的泰山宮,?!艾F宮內保存有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民國十四年(1925)三塊石碑,,證實了傅筑泰山宮,至少有著500多年的歷史,?!鼻嗫谔┥綄m理事會負責人黃紀波如是說道。
傅筑村泰山宮祭祀的泰山衍派神主“泰山府君”,, 俗稱東岳大帝,,它是山峰的神化和人格化的象征,而令人稱奇得是,,廟宇中除了主祀“泰山府君”之外,,還附祀著儒家的文武兩位圣人——孔子和岳飛。那末,,泰山宮中何以會有這種道儒共祀的情況呢?黃紀波告訴記者,,當地鄉(xiāng)民對東岳泰山尊崇的信仰由來己久,加之古時青口學風濃厚,,善文識禮的飽學之士也多是“泰山府君”的信徒,出以對泰山神的崇敬,,不少文人也曾慕名前往山東泰山曲阜朝圣,,這些人既崇拜道教的神祗,也是儒家的信徒,。最重要地是,,在那個皇權不下鄉(xiāng)的年代,他們大多掌握著地方的輿論和實權,,那么在道教文化和孔子思想的熏陶與影響下,,做出將孔圣人一并入祀泰山宮就顯得很正常了。
到了宋以后,,元明兩代都對岳飛極為推崇,,蒙古人為了安撫江南漢人,不僅沒有廢止南宋朝廷對岳飛的封號,還將“墳漸傾圮”的岳飛墓也撥款修葺一番,。官方對岳飛的評價,,也遠高于宋廷,謂“西漢而下……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钡搅嗣鞒?,無論是在官方話語還是在民間視野中,岳飛都一再地被提起,,并且地位被再度拔高,。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將岳飛列為歷代三十七名臣之 一,,“從祀歷代王廟,,配宋太祖享”。明神宗萬歷四十三年 (1615年),,政府將岳飛置于神的地位,,加封詔書曰:“咨爾宋忠臣岳飛,精忠貫日,,大孝昭天,,憤泄靖康之恥,誓清朔漠之師,,原職宋忠文武穆岳鄂王,,茲特封爾為三界靖魔大帝”。這時的岳飛儼然已成為朱明王朝的精神圖騰,,開始扮演起一種家族守護神的角色,。這樣,在明代最為興盛的泰山宮將岳飛納入祭祀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宮內雕梁畫棟
廟外綠蔭護佑
推開泰山宮的大門,,一陣古樸、古香的歷史氣息迎面拂來,,傅筑泰山宮具有明清建筑風格,,雕梁畫棟,泰山宮的四周被封火墻包圍,,宮內陳設古香古色,。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戲臺,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一,,這里可是傅筑村最熱鬧的地方,,傅筑村周邊信眾都會演戲,、備牲禮進香,宮前香火繚繞,,宮內精彩的戲曲演出,,吸引了許多觀眾,其熱鬧程度不亞于春節(jié),。
據老人們講,,村里每年都要搭戲臺,請?zhí)┥缴窨磻?。傳說,,有一年,當地人請不到戲班,,無奈之下,,就燒香向岳飛的部將羅七爺、柳八爺說明情況,,并希望他們幫忙,,結果幾天后就有外地的戲班主動上門唱戲,說是有兩個黑臉人到戲班訂戲,,并給了閩侯傅筑泰山宮這個演戲的地址,。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戲劇在周邊百姓文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泰山宮戲臺上方有兩個閣樓,,中間用木構架走廊連接,那是演員化妝和休息的場所,。頂上天井一字并排掛著十三幅錦絲帛畫,,中間的一幅是八卦圖,兩側各六幅,,分別為十二生肖元神圖,。十二生肖又稱十二地支,能化煞擋災,,運轉乾坤,,古人將十二地支懸掛于此,想必正有此意,。天井的正中央雕刻著一朵艷麗的牡丹,,四周為麒麟八卦陣,,目的也是庇佑傅筑村民萬事吉祥如意,。
泰山宮門的前后各有一棵古榕,綠蔭覆蓋,。后宮古榕上世紀曾被砍伐,,不久在一戶家房墻上夾縫中破土而出,長出新榕。僅十多年,,便綠樹成蔭,,成為樹高近16米,根莖粗如手臂的大樹,,其頑強的生命力,,令人稱奇?!伴L出榕樹的這戶人家,,舊時門前磚房曾被作為養(yǎng)殖場所用,積累了大量的禽畜的肥料,,這也許是古榕可以重煥生機,,并不斷壯大的部分原因吧!”黃紀波笑言道。如今,,兩株古榕前后佇立,,形如車蓋,護佑著泰山宮和一方水土,、人民,,成為遠近稱頌的佳話。
記者了解道,,1995年元月,,傅筑泰山宮被列為閩侯縣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為切實保護宮觀遺址,,修舊如舊,傅筑泰山宮進行全面整修,。如今,,傅筑泰山宮正像一壇陳年的佳釀,散發(fā)出濃烈的醇香,,不但成為村內老人聚會的好場所,,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文史專家、游客前往考察,、探訪,,成為傅筑村一處獨特的風景和一張名片,鄉(xiāng)民們也從中認識到保護文物的重大意義,,對泰山宮愛護有佳,,使其像一顆璀璨的珍珠,發(fā)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閩侯鄉(xiāng)音 記者 林若野 林世彬 通訊員 林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