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印象,,讓我愛上這座縣城
http://hrbznlm.com 2017-09-28 15:35:57 來源:閩侯新聞網(wǎng) 【字號 大 中 小】
我初次遇見閩侯縣城甘蔗,是在今年的3月,,因為我參加了閩侯縣在職教師的招聘考試,。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包容,。
▲(縣城晚霞/陳東攝)
陌生的人,陌生的城,,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和你相伴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如此環(huán)境中,我以為會有一種“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孤單感,,然而,,初到閩侯,卻毫無這樣的感覺,。每去一個地方,,幾乎需要手機百度地圖助力,可我總不擅長,,向路人問路便成了我的生活習慣,。以往,在很多城市,,問路時人家常常愛理不理,,隨時戒備著。未曾想過在閩侯,,你問路,,對方總是認真聽并詳細的解答,直到我明白為止,。他們的態(tài)度很溫和,,完全沒有戒備、排斥,。
▲(縣城夜景/陳建鋆攝)
5月,,我再次來到閩侯縣城參加第二輪面考。她給我的第二印象——厚重,。
來參加競選中學教師崗位的有幾種要求:全日制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研究生;2017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免費全日制師范本科畢業(yè)生;通過省考的在職教師;市級(設區(qū)市)及以上的骨干教師(學歷放寬至大專),。我屬于最后一種,四十幾歲,,第一文憑大專,。LED屏幕上紅色的字幕也赫然顯示這類考生放在最末的位置。
▲(實驗中學大門/陳飛洋攝)
走進考場,,我是那么的單薄,,只是高才生的映襯。此時,,我更深切體會到了知識的厚重、文憑的可貴,、年輕的資本,。閩侯縣人才濟濟,,一種厚重感深入人心。
幸運的是,,我成功通過了面試,。于是,我從外市一所偏遠的鄉(xiāng)村中學調(diào)進了閩侯縣實驗中學,。
▲(江濱夜色/陳宗興攝)
9月,,我再次踏進這片土地時,對這座縣城的第三印象——敬業(yè),。
▲(“我走進了講堂”/陳飛洋攝)
作為一名老師中的“新生”,,我如期到學校報到。學校分配給我的任務是:七年級兩個班的語文學科教學,,并擔任其中一個班的班主任,。
▲(實驗中學足球操/陳燕攝)
走馬上任,方曉壓力山大,。與我配班的英語科任教師是一位50歲上下的女教師,,閩侯當?shù)厝耍彝ナ聵I(yè)穩(wěn)定,,可她工作起來可發(fā)狠了,,午休時間常在辦公室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學校里,,從普通老師到校長,,都在為學生忙著做不完的工作,沒有抱怨,,有的只是互幫互助和相互理解,,這就是一種敬業(yè)精神,一個團隊的敬業(yè)精神,。
▲(濱江之都/程水華攝)
包容,、厚重、敬業(yè),,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的文明圖,。
閩侯,盡展八閩首邑風采,。
(蔣振苗/文)